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一岛孤悬海中。1949年10月17日,刚解放的厦门与内陆的交通,仍被一湾厦门海峡隔断。出于备战需要和恢复经济的考虑,经社会各界建议和省市多次汇报,中央批准在本岛西北部高崎与对岸集美间修筑高集海堤。此后,又筑成集杏海堤。两条海堤全长5032米,因而合称“十里长堤”。
一子落,全盘皆活。十里长堤让厦门从孤岛变成半岛,自此,饮水、用电、就业、交通、战备等问题悉数解决。更重要的是,海堤工程锻炼培养了大批人才,节省下资金建成一批项目,孕育了“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这座城市已然从昔日的“海防小城”蝶变成“大厦之门”,且经济高素质与城市高颜值齐头并进,呈现了内外兼修的“强”而“美”。如今,厦门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奋斗,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
这条凝聚了无数建设者心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十里长堤,经过改造成为轨道交通1号线的一部分,与“四桥一隧”一起,为续写跨岛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海堤精神,也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之城,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激情和动力。
修筑海堤,几代厦门人夙愿成真
解放前,厦门虽也颇有名气,但海岛资源匮乏,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居民生计主要靠侨汇和转口商业支撑,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城市。解放初期,地处海防前线的厦门受到海空封锁,城市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大量工人失业,侨汇一时断绝,经济社会发展停滞。
彼时,厦门岛和内陆交通的唯一连接点在高崎和集美两岸。岛陆之间的交通往返,只能靠小舢板和小火轮摆渡。尽快把厦门与大陆相连,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已成共识。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老建设者廖延豹谈起当年的历史背景,依旧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厦门解放后,面临积极备战、解决就业和恢复经济等三大任务。”他说,修筑一条海堤,是海防战备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厦门市地方志“海堤”一节,印证了廖延豹的说法:1949年10月17日,刚解放的厦门被波涛汹涌的厦门海峡隔断了与内陆的交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作为海防前线的厦门,形势随之紧张。
1950年初,解放后厦门的第一任市长梁灵光,多次拜会归国居住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共同商议在高崎与集美之间建造一条海堤。同时,要求建设部门牵头联合厦门大学工程建设专家教授和土木系学生深入勘测研究,草拟规划方案,并上报福建省委。
1951年、1952年,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两次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并建议:“厦门海堤,迟建不如早建。”1952年,经中央批准,国家从中央财政计划外拨款1323万元,用于海堤建设。同年,福建省委成立了福建省高集海堤建设委员会。
1953年6月17日,福建省高集海堤建设委员会工程指挥部、政治部成立,海堤建设工程就此开工。1955年10月,历时两年零三个月,长达2212米的高集海堤建成。1957年,长度为2820米的集杏海堤顺利筑成。
1960年,朱德元帅到厦门视察,为厦门海堤纪念碑亲笔题词“移山填海”四个大字,立于本岛西北端、高集堤头,永志厦门人民跨海筑堤的创举。
十里长堤就像一条脐带,连接厦门岛与大陆。郭沫若《咏厦门高集海堤》中写道:“控海鼓东风,长堤御铁龙。金门晴霭外,鲎舍碧波中。劲足重洋小,心雄万厄空。岛今成半岛,宏伟见人工。”
廖延豹说,工程让一万多名靠国家救济款为生的失业人员以工代赈,同时物资供应、工具调配等带动经济社会运转。此外,水渠、电缆、国道、铁路等依托海堤而建,饮水用电、交通就业、海防战备等问题悉数解决。
厦门海堤纪念馆讲解员叶毓哲指着馆内陈列的文献介绍说,直到1991年厦门大桥建成前,海堤在长达36年内,作为进出岛的唯一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交通不便的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碑铸文,永志移山填海壮举
海堤建设工程规模大、工期紧、问题复杂,在当时国内建堤史上是空前的。按建设方案,海堤从高崎和集美两端同时施工,投石筑堤心、护坡稳堤身、沉箱架航道,直至最后在中部接合。
当时厦门的实际情况是,既无建堤经验,也无任何机械化设备。工地上,开山采石靠的是原始的钢钎、铁锤、板车、竹梯,运输则凭借工人的肩膀和双手。陆上施工条件艰险,海边更甚。万余名工人在堤线上进行日夜两潮作业,涨潮抛石、退潮施工,作息随潮汐变化,每天睡觉与起床的时间都不同。
廖延豹回忆说,工程指挥部下设采石、运料、施工等数个工区和1个造船厂,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开采石料,运输石方,移山填海。同时,指挥部以完成计划为中心开展劳动竞赛,并运用誓师会、保证书、送捷报和成绩进度表展开鼓励,把流动红旗插到工地上。
劳动竞赛激发了工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技术革新层出不穷,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高山运石,原本需要人力将石料从山上运到山下,耗时巨大。工人王清江想出“滑道”的办法,开了一道用石头铺砌的从山上到山下的槽。如此,只需将石料放进槽内,就可利用高度差直接滑到山下,工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苏联专家提出,海堤堤基两侧护坡要用3至5吨的石块压载,才能承受海潮冲力。但当时缺少卡车、起重机等大型设备。时任省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殷孝友被调来指挥部任总工程师,他和技术人员研究,把一定规格的条石像一束筷子一样插在一起,以此增加承受力。这项名为“条石砌坡”革新发明,设计、施工方案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海堤基底的石块必须夯实,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由于缺乏大型起重设备,海堤建设者们想出以炸药爆破震动石料进行夯实的办法。指挥部原想用油布包着炸药,但石头间的缝隙太小难以塞进去。厦门师范学校毕业生黄晓山,在没有相关资料可参考的情况下,以毛竹为炸药载体,钻研出水下爆夯技术,完成了任务。
数据显示:凭借海堤建设者们锐意创新的精神,海堤建设的全过程中共发明了120余项技术成果,其中工程重大创造发明有12项,重要技术革新有15项。
海堤纪念馆中,有一座人物雕塑再现了船员曾亚掽英勇救人的场景。叶毓哲介绍,1955年1月19日,海堤“颖海轮”汽船拖着一只帆驳船,在返回内陆途中遭到敌机空袭。遇袭后,汽船船体倾斜进水并慢慢下沉,拖船则有被拖入海底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曾亚掽果断拿起斧头,奋力砍断缆绳,全力扯起船帆,操纵拖船靠向沙滩。“拖船上36人得救,但汽船上有76人牺牲,其中一名还是孕妇。”这起惨案,令负责处理此事的廖延豹难以忘怀。
建堤育人,后续发展动力十足
张加毅是纪录片《移山填海》的导演。据其记述,当时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十分重视此片,配备十几个人的强大摄制班子,要求把海堤建设的精彩画面一一拍摄进去。因此,当工人们在建设一线挥洒汗水的同时,文艺工作者也在辛勤记录工程建设过程。
老建设者吴嘉骅说,海堤合龙后第二天,因遭受台风袭击被冲开100多米的缺口。当时,省水利局专家潘仲鱼提出、技术员林育钦落实,决定用“行船竹笼快速抛石法”堵缺口。而为了记录这一幕,张加毅把自己绑在桅杆拍摄堵口的画面。
这部纪录片如实记下了建设者的智慧:搬运工们要顺着山间土石路,把石块运向山下码头装船。几十个赤足大汉拉着装有千斤石块的手拉板车,两手扶着车把选准方向,忽然两脚一跃腾空而起,蹿出几十米才着地。如此反复,采石场虽距离码头几百米,但顷刻就能赶到。
1957年2月,《移山填海》甫一完成,就被国家文化部选中去当时的捷克斯诺伐克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映。据介绍,在放映现场,影片一开始,一块书写着“移山填海”四个大字的石头,伴着一声巨响被劈成两半时,立即引起观众的震撼。当银幕上出现建设者们创造的轮式运土法像输送带一样将一筐筐的土箕运到路基时,观众席上发出一片欢呼声。最终,当厦门海堤英雄们创造的“行船竹笼快速抛石法”将运石船上一笼笼巨石滚向波涛,木船倾斜45度的惊险镜头出现时,现场充满着欢呼声和惊叹声,许多人叫着:“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
移山填海的豪情壮志随着纪录片走向世界,但它最深刻的影响在厦门本地。
吴嘉骅说,受益于精打细算的节约精神,两条海堤的工程建设结算后结余470多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7.59%。厦门利用这笔海堤工人节省下来的资金,改扩建成了工程机械厂、罐头厂、橡胶厂、鱼肝油厂、酒厂等一批工业项目,全资新建厦门第一代工人文化宫,扩建厦门一中57楼和厦门第一医院等社会项目。这批项目,让百废待兴的厦门有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对后续发展及民生保障影响深刻。
建堤育人,海堤工程锻炼培养了大批“海堤牌”干部工人。廖延豹表示,厦门每年分批轮训,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培养了一支现代化建设队伍,在当地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中成为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新的业绩,而且用海堤精神培养熏陶着新的一代。”
海堤本身同样在发挥作用——经过改造后,成为轨道交通1号线“最美海景地铁段”。如今,搭乘地铁出岛,列车行至本岛西北端殿前高崎一带,便从地下穿出地面,疾驰到岛外再驶入地下。跨岛时,坐在车厢之内眺望窗外,两侧的景色美如诗画:天空一碧如洗,白鹭翱翔其上;大海波光粼粼,船只摇曳其中。
接续传承,海堤精神永放光芒
让海堤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所有厦门人共同的心声和心愿。2013年6月17日,厦门建成海堤纪念公园和海堤纪念馆。海堤纪念公园位于高集海堤与滨海路交界处,总用地面积约1.22万平方米,纪念碑和观堤亭也纳入其中。中心广场由1953块石块铺成6圈、17条射线,寓意“1953年6月17日”这一厦门海堤建设的时间。
作为公园的核心部分,海堤纪念馆占地约400平方米。据纪念馆管理科科长林建斌介绍,馆内的展览内容共分五个部分,详尽记述海堤从决策、施工到建成、造福社会乃至新时期海堤改造、重获生机的全过程。展览采用大量图片文字、珍贵实物、模型雕塑及多媒体等形式,还原了那段峥嵘岁月。其中,展出的珍贵实物就有45件,包括海堤劳动模范奖章,施工所用的测量仪器、油灯,海堤建成后的完工证、喜报贺卡,以及和与海堤相关的书籍、邮票等。
作为海堤精神的现实载体之一,海堤纪念馆凝聚无数老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林建斌说,它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党建教育实训等多种基地,不久前又被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委党校列入当地首批10条红色文化经典路线。来访登记簿显示,今年7月1日以来,纪念馆已接待近百团次、上千名党员前来参观学习。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潘世建建议,海堤精神要走出纪念馆,走进校园。因而,由该基金会和市教育局、厦门海堤建设者联络组、海堤纪念馆等单位,带着承载着海堤建设故事的53块展板,以巡展的形式配合研学课程,走进一所所学校。
翔鹭小学是巡展首站,老海堤建设者廖延豹、吴嘉骅、叶式珍、王丽珍参加了活动。“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活动了。”该校师生纷纷表示,活动让大家不出校门就可以聆听原汁原味的海堤故事,发自内心深处感受和学习海堤精神。
华悦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许多学生是新厦门人的子女。听完宣讲后,大家说:海堤建设者们有不少外地人,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参与厦门的建设,完全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
廖延豹欣慰地说:“我相信,孩子们心中已经播下了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