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头条

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评估结果出炉 福建3地获评优秀

来源:省河长办 发布时间:2022-06-15 16:18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6月2日,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布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情况终期评估结果,31个试点县为优秀等级,15个试点县为良好等级,9个试点县为合格等级。其中,我省建宁县、南安市、秀屿区等三个试点县获评优秀等级。

  作为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建宁县、南安市、秀屿区项目建设分别为两年、三年、两年。自2020年实施以来,三地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建设资金,全力推进试点建设,治理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河湖生态功能和农村水环境显著改善,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样板。

  其中,建宁县投资4.78亿元,着力构建“醉美闽江源、畅享幸福河”的生态经济综合体,打造闽江源生态价值的幸福河流,树立典型山区河流治理示范样板。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亲水工程等举措,实施濉溪支流川坳溪综合整治、均口镇宁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水利项目12个,以及闽江源湿地公园建设、均口镇修竹溪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地方整合项目8个,完成综合治理河长92.6公里,新改建生态护岸26.4公里,新增湿地面积0.14平方公里,补充生态水量11万立方米,受益村庄27个,受益人口达7.4万人。

  南安市投资5.65亿元,围绕建设“英雄故里、清新海乡”的治理目标,按照“一湾四廊”的总体布局,实施“河流复苏”计划,打造安全、生态、美丽、人文的农村水系。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实施水域岸线并治,聚集片区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开展大盈溪、寿溪、老港溪、溪东溪综合整治等13个子项目,建立12条主要河流“病历卡”, 通过镇域辐射县域,带动域内农村水系治理实现全覆盖,串联郑成功遗址、五里桥、水头港等历史遗址,让水系动起来、乡愁浓起来。治理河长45.6公里,清淤疏浚45.6公里,岸坡整治17.48公里,新建改建各类水利设施10座,沿河道打造水美乡村人文景观节点工程6个,受益村庄23个,受益人口达24.5万人。

  秀屿区投资63585万元,结合滨海水系特色和实施条件,突出埭头半岛片区“一源六脉十村”和湄洲岛片区“一心、三区、多脉”治理思路,通过集中成片治理,培育海岛和半岛特色治理样本,构建秀屿东南滨海特色的生态水系。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通过实施清淤疏浚、河道清障、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等措施,实施湖石淉水质提升等12个项目,建设滨水景观节点26处,打造一批诸如埭头溪山海创新生态旅游、炉厝溪农耕传承生态提升、溪顶溪人水和谐生态文化、凤岸溪民俗风情生态景观等水廊,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受益村庄20多个,受益人口达10余万人。

  据了解,全国第一批55个试点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治理河流900多条、湖塘1200多处,实施水系连通400多公里,新建改建生态护岸4000多公里,受益村庄达3300多个。

附件下载: